連舉人古厝



    • 地 址:227新北市雙溪區梅竹蹊13號
      景點簡介



    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連元喬的後代連旭春赴福州應鄉試,高中丙子科舉人,為雙溪區第一位舉人,因此其宅邸被尊稱為「舉人厝」。清廷欽命提督鎮臺使者劉明燈巡察噶瑪蘭,路經頂雙溪時,還曾特意前來拜訪。
    連舉人古厝為三合院式古宅,正廳門上懸掛的「文魁」匾額,為福建巡撫丁日昌於西元1875年所立。左右兩側門上刻有「出忠」、「入孝」字樣,現今為連武剛等人所有。
    舉人:指通過院試後參加鄉試中試者,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俗稱「老爺」。





      四腳亭砲臺



      • 地 址:224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
        景點簡介



      砲臺位於四腳亭與基隆交界處,建於日據時代,主要是軍隊防禦營區,目前僅剩幾處營房遺跡及碉堡,營房多存殘破磚牆,碉堡由石材堆疊而成,基座則被樹木的根莖盤繞,目前新北市政府已經核定為新北市三級古蹟。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鼻頭街22號
        景點簡介



      淡水捷運站一帶舊稱「鼻仔頭」,淡水開港後,洋樓、洋行林立,除五大洋行─寶順、德記、水陸、和記、怡記洋行外,嘉士洋行也並列其中,位於今鼻頭街22號的殼牌(Shell)公司之儲油倉庫及油槽,前身便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現為「淡水文化基金會」與「淡水社區大學」用地。同治元年 (1862) 淡水海關正式開市,淡水港迅速成為北臺灣第一大港、佔全臺貿易量六成以上,茶、煤、樟腦為出口大宗。最著名便是英商寶順洋行住宅及殼牌公司之儲油槽倉庫。百年後,大多數的洋行、倉庫都已不復蹤跡,但穀牌倉庫因產權的糾葛被留下來,且在淡水河岸景觀保衛的行動下,進而被提報成歷史古蹟,而成為淡水開港通商的黃金時在的重要證物。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為新北市少數被指定的產業遺址,其遺址範圍包含有四座磚造倉庫,三座油槽,一座洋樓及殘跡,昔日載運貨物、油料的火車月臺。以倉庫來說,興建年代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都有,這些倉庫大小不等,共同特點均為約建於1870-1880年代。



      淡江中學校門口


      • 淡江中學


      淡江中學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26號
        景點簡介



      馬偕創辦之教會學校  中西合璧建築優美


      稱它為「北臺灣最美的中學」也絕非溢美之詞,淡江中學歷經滿清、日本、民國三代,擁有百年校史,實屬難得。淡江中學可溯源於1 8 8 2 年馬偕所創辦之「淡水女學堂」,此為全臺女子首學。日治時代女學堂改制為「女子中學」。1914 年在牛津學堂正式創辦淡水中學,為臺灣北部最早本土子弟就讀的中學校。1925年遷往今之八角塔校址後,蓬勃發展、人才輩出。1 9 4 5 年後,學校回歸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一度因新法令改名為男校「淡江中學」和女校「純德女中」,直到1956 年男女校才合併為今天的「私立淡江高級中學」。八角塔、女校大樓、大教堂、馬偕墓園、外僑墓園、體育館、圖書館等歷史建築座落於校園內,藝術價值高,使得淡江中學成為一座充滿人文精神的古蹟博物園區。如有機會參加校史館所舉辦的導覽,必能有豐富的收穫。




      交通資訊





      1. ◎ 搭捷運


        ˙ 搭乘捷運淡水線,至終點站淡水站下車。


        ◎ 坐公車


        ˙ 紅26、631號公車,均可抵達淡水。


        ˙ 從臺北來,可在塔城街搭乘指南客運「北門─淡海」線。


        ˙ 從板橋來,可在板橋火車站搭乘「淡海─板橋」線。


        ˙ 搭乘小23、紅35、302、550於關渡碼頭站下車。


        ◎ 開汽車


        ˙ 國道1號下重慶北路交流道道,走承德路接大度路,轉中正東路往淡水。


        ◎ 騎自行車、機車


        ˙ 從臺北來,走大度路接三段接民權路,即可抵達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 從五股、泰山來,可走成泰路,接龍米路行至關渡橋右轉。



      理學堂大書院


      • 理學堂大書院側景



      理學堂大書院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景點簡介



      「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 Oxford College 」<牛津學堂> 。1872年到1880年間,馬偕博士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路邊、榕樹下、溪邊或是海邊傳教,因感於創校之重要性,便於1880返回加拿大之際,籌募款項。回到淡水後便開始興建學校。「牛津學堂」於1882年落成,是當時教會培訓傳教、醫療、教育等人員的基地。馬偕為了紀念鄉人的支援,乃以其故鄉郡名「牛津」來命名,以示飲水思源之意。


      牛津學堂可說是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校的搖籃,建築上頗富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採用均衡對稱,坐北朝南,同時屋脊立有八座小佛塔,以代替十字架。整體建材使用清水磚與閩南瓦,皆由廈門運入,其中小紅磚外面刷以油漆,以防風雨,且其尺寸比本地稍扁而且長;三合土則是以蒸熟的糯米,加上石灰與糖漿搗製而成。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交通資訊





      1. 大眾運輸:
        1.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轉搭公車)
        2.公車:真理大學站: 指 2、指 10、紅26、紅27、台汽、指南客運、淡水客運、三重客運。淡水-基隆、淡水-金山。


        自行開車:
         
        1.從北部、中部、南部出發:
        .國道1號→五股出口下→往北走新台五路→經成泰路→過關渡大橋→接民權路→中正東路→中正路→真理街。
        .臺北→重慶北路交流道→2乙省道→省道2號→循各指標抵達。
        2.從東部出發:
        .蘇花公路→國道5號→接國道1號→五股出口下→往北走新台五路→經成泰路→過關渡大橋→接民權路→中正東路→中正路→真理街。



      龍山寺


      • 龍山寺-正殿

      • 龍山寺-門口

      • 龍山寺-拜亭



      淡水龍山寺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清文里中山路95巷22號
        景點簡介



      1858年(咸豐8年)建立,現被列為三級古蹟的龍山寺,是淡水古寺中座落位置最特別的廟宇,非當地人很難發現。龍山寺周遭被傳統市場、公寓及市場小攤所圍繞的,因此很難看到整體外觀。其興建背景是因為咸豐年間閩南族群內爭激烈,為化解衝突,於是決定興建屬於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和惠安三縣)的寺廟。


      龍山寺主祀觀音,早期其外觀環境優雅,前有廣場、後有花園,廟中建築雕刻精細雅緻;後因土地分割,及後續管理問題,導致龍山寺逐漸被住宅、市場等建築物所遮蔽。正殿供奉的觀音神像莊嚴,雕刻精美細緻,寺廟正面的建築皆以觀音石為建材。至於懸掛於廟中的匾額「慈航普度」,則相傳是中法戰爭時,因光緒皇帝為感念觀音顯靈相助之功所追贈。




      交通資訊





      1. 搭乘捷運於淡水捷運站下車,往中山路步行至95巷左轉,約20分鐘。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民安里中正路200號
        景點簡介



      座落於淡水中正路老街上的福佑宮,實際的建造歷史已不可考,有說是草創於雍正年間,於西元1796年(嘉慶元年)重建,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福祐宮已經有200年以上的歷史。屬於第三級古蹟,也是淡水四大廟宇中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廟中主要供奉媽祖,又稱媽祖宮,是早期淡水地區的信仰中心。


      福佑宮正對面的市場,過去是廟前廣場,廣場前即是當年的淡水碼頭,為重要且繁忙的進出口區。船隻的停靠、人員進出、貨物裝卸都在福佑宮前的碼頭進行。殿內所供奉的媽祖,以及兩側的觀音菩薩和水仙尊王,都是保護船隻航行平安的神明。淡水最古老的重建街,就是沿著福佑宮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街道。日據時代,因徵用廟前廣場成立市場,讓原本面向觀音山和淡水河的絕佳景觀不再。


      福佑宮為極具歷史的廟宇,擁有不少傳奇故事,例如正殿上「翌天昭佑」的匾額,相傳是中法戰爭時,媽祖曾顯神力助戰,光緒皇帝因而御賜此匾,至今仍懸掛於正殿,為廟中寶物之一。


      嵌在前殿壁上的淡水第一碑『望高樓碑』,則記載著淡水河口指引船隻的望高樓燈塔的興建事蹟。


      福佑宮的石雕、磚雕及木雕都極具藝術價值;廟前的六角石柱採早期廟宇的正統建築手法,有別於其他廟宇,值得慢慢欣賞。




      交通資訊





      1. 大眾運輸:
        1.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步行中山路(約20分鐘)                                                                                                                     3.搭乘指南客運北門-淡大線、樹林-淡海線,三重客運淡海-板橋線、淡海-五股-板橋線→於淡水捷運站下車→轉乘紅26公車或836遊園公車,至滬尾砲台站下車即可。



        自行開車:
         
        一、高速公路
        走國道 1 號(中山高速公路)從五股下交流道,往八里方向經 107 號縣道、103 號縣道、台 15 號省道過關渡大橋,進入淡水竹圍、紅樹林後,即可看到往淡海方向路標指示。
        二、省道
        (1)台北方向:從台北走台 2 乙省道,經過士林、石牌、北投,轉至大度路,過關渡大橋後,進入淡水竹圍、紅樹林後,往淡海方向即可看到路標指示。
        (2)基隆方向:從基隆方向走濱海公路至淡水者,可走台 2 號省道沿北海岸,經萬里、金山、石門、 三芝,即可看到往路標指示。



      新北市忠烈祠







      新北市忠烈祠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
        景點簡介



      忠烈祠位於淡水滬尾砲臺旁邊,古木參天,綠意盎然,為中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日本佔領台灣後,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蓋了一座神社,奉祀明治天皇。台灣光復後,因年久失修,傾倒頹圮,成為廢墟,新北市政府於民國63年將其拆除並按原基座重建,保留神社原有之建築規模,但改採中國宮殿式建築,成為「新北市忠烈祠」,入祀不少抗日烈士亡靈。青翠的古松環繞著供奉先烈的祠堂,簡樸中帶著清麗,身入其中,有閒雲野鶴之感,站在牌樓下傾聽松濤、遠眺觀音山,就是淡水八景之一的「烈祠松濤」,現今松樹林已因蟲害早已不復存。年代︰1939年(昭和14年)



      淡水氣候觀測所


      • 淡水氣候觀測所


      淡水氣候觀測所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42巷6號
        景點簡介



      淡水氣候觀測所籌建於1937年,正式啟用於1941年,是日治時期北部最重要觀測所之一,當時稱為「淡水出張所」,一直忠實記錄著淡水地區歷年來的氣候變化。淡水氣候觀測所位於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本來是在日治時代配屬於淡水水上飛行場的航空氣象觀測所,除了用以觀察氣象外,也兼辦觀測沿岸潮汐變化。現屬氣象單位管轄,每年冬天,當北方寒流南下,氣象報告看到北部最低溫的數據,其實都是來自於這個指標性參考點的淡水氣候觀測所。現為縣定古蹟。




      交通資訊





      1. 大眾運輸:
        1.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步行參觀。



        自行開車:
         
        1.從北部、中部、南部出發:
        .國道1號→五股出口下→往北走新台五路→經成泰路→過關渡大橋→接民權路→中正東路→中正路→循各指標抵達。
        臺北→重慶北路交流道→2乙省道→省道2號→循各指標抵達。
        2.從東部出發:
        .蘇花公路→國道5號→接國道2號→五股出口下→往北走新台五路→經成泰路→過關渡大橋→接民權路→中正東路→中正路→循各指標抵達 。






        滬尾湖南勇古墓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
          景點簡介



        滬尾湖南勇古墓占地面積約218.22坪,此地是因為清朝時日本出兵征討臺灣原住民部落造成牡丹社事件,而來臺視察的沈葆楨深感臺灣在中國東南海防的重要性,為加強軍備,於中國調派各省精銳進駐臺灣,當初駐守在滬尾一帶的,即是來自湖南湘軍的「擢勝左營」,但不少鄉勇因水土不服或其他緣由死亡,埋骨淡水,在此地共可看到六座的湖南勇墓,現為縣定古蹟保存。







        • 鄞山寺一角



        鄞山寺



        • 地 址:251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鄧公路15號
          景點簡介



        建於1822年的鄞山寺是全臺唯一保存完整的「定光佛寺」,定光佛是閩西汀洲客家移民的地方信仰,隨著移民傳入臺灣。昔日汀洲移民為了供奉家鄉的守護神定光古佛,因此共同集資購地興建此寺,同時也作為照顧汀洲同鄉的會館。


        鄞山寺位於淡水捷運站對面的學府路上,儘管不屬於大規模寺廟,但形制完整,是很多研究傳統廟宇建築者必訪之處,包含前殿、正殿、三川殿、護龍,廟內的裝飾雕刻手工精緻。廟前有半月形水池,廟後左右各有一口水井,水井為一雙眼睛,半月水池則是蛤蟆嘴,形成風水所稱的「蛤蟆穴」。


        屋頂形式:正殿的三川脊式、左右兩側護室平且直的馬背式設計,呈現出樸實且親切的風格。正殿的一條龍屋脊形成微揚的美麗弧度,屋頂也表現出傳統建築地位尊卑的象徵,屋脊上的剪黏和泥塑更是難得的精美作品。


        刻:龍柱石雕:鄞山寺的石雕最大特色就是造型古樸、構圖優美。泥塑:位於三川殿前廊左右兩側牆上的加彩泥塑,姿態鮮明表情生動,是泥塑中的佳作。木雕:前廊的龍柱石雕上端有精美的木雕吊筒和豎柴,這個懸於樑架上的短柱其主要功能是將屋頂的重量分散到各柱子,在傳統建築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


        佈局和棟樑 從正面的三川殿進入,左右兩側就是過水廊和護屋,與正殿圍成一個完整封閉的合院,讓中庭呈現寧靜且莊嚴的氣勢。傳統建築的木結構藝術,在三川殿內部清楚呈現,二通三瓜的屋架結構由兩根通樑和三個瓜筒組成屋架結構。在了解屋架結構的同時,更可進一步欣賞這些精細唯美的雕刻藝術。




        交通資訊





        1. 大眾運輸:
          一、捷運:
          捷運淡水線:捷運台北站→紅樹林站→淡水站→鄧公里鄧公路。
          二、公車:
          1、台汽客運:台北→金山(經陽明山)。
          淡水→基隆(經金山)。
          中崙→金山。
          2、基隆客運:基隆→往金山、野柳。
          3、指南客運:台北→石門洞。
          4、淡水客運:台北塔城街搭直達車→淡水站下車→鄧公里鄧公路。


          自行開車:
           
          1、台北→重慶北路交流道→2乙省道大度路→淡水→2號省道→鄧公里鄧公路。
          2、台北→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2號省道→鄧公里鄧公路。
          3、三重→五股交流道→關渡大橋→竹圍→登輝大道→2號省道→鄧公里鄧公路。
          4、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陽金公路2甲省道→金山→ 野柳→淡水2號省道→鄧公里鄧公路。



         







        芑豐居



        • 地 址:208新北市金山區下瓦厝
          景點簡介



        兩百年歷史的古厝-下瓦厝芑豐居,位於三界壇路89巷內,就在清泉村重光六股花卉農業區內。為
        李佈建於嘉慶15年(1810年),早期家族人丁旺盛,家業甚大,眾志成城,富甲一方,為名噪一時之金山下瓦厝李芭豐,當時在金、雞、貂、石(即是金包里、基隆、三貂、石碇)稱第一富戶。家號「李芑豐」即表示李家五穀雜量豐收的意思,至今祖厝正門口對聯猶新,寫著「芑采新田當秀實,豐登嘉穀正充盈」。


         







        海山神社殘蹟



        • 地 址:235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455巷員山公園內
          景點簡介


        海山神社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5月13日興建完成,當時為日治時代末期,正值七七事變後,日本國家神道步入法西斯國教期,對臺灣的宗教統治達到高峰,在臺灣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為協力戰爭、因應時局而動員全臺,因此強制臺灣人民祭拜神社,同時更採取「一街庄一神社」的方針,以便在各方面加強對臺灣的控制。關於海山神社的建造推估應與當時日本政府在臺推行的這些政策有關。同時,神社做為日本政府思想教育、殖民教化的場所,在臺灣與地方上的宮廟寺院形成非常強烈的文化對比,


        海山神社現存石牆、石階、第三座鳥居基座、石坦以及民國29年建造的防空洞。石牆石材為士林硬石,石階為洗石子,防空洞前段為水泥改建,後段仍保留原先構造。古蹟本體包含海山神社遺址、海山神社下方的防空壕、以及位於員山公園的積穗配水池。







          後山公園



          • 地 址:243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一段274號4弄

            景點簡介



          經過許厝廣場,沿山坡臺階而上,就是後山公園。公園林木茂盛,景色幽靜,社區長者常於涼亭內泡茶聊天下棋,讓公園益顯祥和之氣。公園的角落也橫陳數支石柱和柱礎(柱珠),是民國65年下泰山巖重修時遺留下來的,均為日治大正年間古物,值得珍惜愛護。





            頂泰山巖



            • 地 址:243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32號
              景點簡介



            泰山區有二座泰山巖,由於泰山地勢西南高稱頂泰山,東北低稱下泰山,因此二座廟就以所在位置,區分為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座落於應化街32號的頂泰山巖,供奉主神「顯應祖師」,1985年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頂泰山巖俗稱崎仔腳廟或頂廟,是李符記氏之族人於清乾隆年間履臺創業,由福建安溪彭內祖居地,奉迎顯應祖師寶像(老祖)來臺崇祀,最初建廟時,廟名「福山巖」,清咸豐三年因分類械鬥慘遭兵燹,後由李符記邀集七股人集資重建並改稱泰山巖;最近一次大修則係昭和七至 十年間,由著名大廟師陳應彬率徒黃龜理等負責規劃建造。


            廟宇中的木、石雕刻及彩繪書畫等裝飾,取材自傳統民間故事或演義小說,如二十四孝、岳母刺字、 壽昌尋母、華容道關公釋曹等;同時也反應當時社會變遷的思維,如龍柱上的小天使等,這些作品除了富含藝術之美,更有著社會教育的重要功能。顯應祖師俗名黃惠勝,因祈雨救旱靈驗,人稱黃水車。為宋朝福建永春迎福里人,自幼不吃葷,修道有成,為地方百姓解決很多問題,當地百姓感念其恩澤,在他圓寂後籌建 廟宇以資紀念,廟名「泰山寺」。由於顯應祖師是早年泉州安溪人的區域信仰,因此可知,繼最早居住於山腳地區的凱達格蘭人之後,近代大量移民新莊泰山拓墾的應是泉州安溪人。泰山巖每年農曆九月十八日,都會舉辦許多慶典或大拜拜,慶祝顯應祖師誕辰。


            慈祐宮



              慈祐宮



              • 地 址:242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18號
                景點簡介



              慈祐宮,相傳創建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雍正九年(1731)重修時,改稱"慈祐宮",後分別於乾隆、嘉慶、咸豐、同治、光緒、日治時期、光復後進行重修,現正進行第十次整修。民國七十四年,慈祐宮被列入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慈祐宮正殿主祀媽祖,左側配祀伽藍王爺,右側配祀福德正神;後殿主祀觀音佛祖,左右配祀達摩祖師、註生娘娘;開山殿供奉歷代祖師與住持僧侶之牌位。媽祖不僅是航海者的守護神,更是新莊人精神上的寄託,因此新莊人對慈祐宮有著化不開之感情。
              宮內生動活現的雕龍畫棟,塑造精巧細膩的鳳鳥花木、故事人像及前殿神社龍雕工等,為極具藝術價值的古蹟,並保有乾隆、嘉慶以下口匾、古碑、木刻楹聯等文物甚多,歷史價值極高,值得參訪細細欣賞。










                新莊水道記碑



                • 地 址:242新北市新莊區公所
                  景點簡介



                新莊水道記碑為昭和十四(1939)年由黃淵源撰,鄭福仁書之(新莊水道記)石碑,內容詳述新莊水道頭創設之經過,具有見證新莊水道史之價值。



                碑文內容記載新莊水道工程核准、動工及完工之年月日,當時街長與技師姓名,以及取水源(柯厝坑泉脈)等翔實資料,為一重要歷史文獻。




                整座石碑保存十分良好,附近整體環境自然且完整,除了碑之外,目前仍完整保存分水井、濾水池、沉澱井及濾過井等設施,為一處完整的水源地及水廠資產。






                  大觀書院



                  • 地 址:220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5號
                    景點簡介



                  位在板橋區西門街五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它的創立與歷史上「漳泉械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板橋林家花園有著密切的關係,清同治十二年改為「大觀義學」,直到清光緒三十四年板橋公學校,校舍落成後才遷入新校,即今日板橋國小前身,現今板橋國小仍豎立著遷校的「枋橋建學碑」。於民國74年8月19日被內政部核定為書院類三級古蹟。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 地 址:231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二段235號
                    景點簡介



                  日治時代在此興建專賣局菸廠安康分廠,光復後,1957興建磚造鍋爐間及煙囪,1966年臺北菸廠全數搬遷至該地,又在此地陸續興建大禮堂及其他軍方設施。全廠區於民國200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其中別具歷史特色的磚造鍋爐間及煙囪更被列為縣定古蹟。


                  新店臺北菸廠為園林式的工業廠房,廠區中不只建築物很多,還有排水渠道流貫廠區,加上老樹茂盛、樹種豐富,環境良好,有很多樣式的涼亭別具特色。其建築特色為(一)灰色建物中有一座很高的煙囪,在整體廠區中極為顯眼。(二)磚造鍋爐間及煙囪具該時代建築特色。


                   










                  老榕碉堡



                  • 地 址:249新北市八里區忠五街19-1號
                    景點簡介



                  老榕碉堡位於大眾爺廟旁邊,本為隸屬於陸軍一七八旅的八里渡船頭軍營,因新北市政府為了塑八里左岸風光而向軍方借用,改造成為奇趣可愛的藝文小站,擁有醒目的迷彩圖樣外觀,讓人一眼就能注意到它。除了能夠提供民眾來此遊玩的一處休憩地,更將不定期辦理各項展覽,為八里左岸更增添一股人文之感;此外也結合當初軍營的特色,把瞭望臺改為觀景臺以及機動派出所,民眾更可以在此參觀機槍、野砲陣地等軍事設施,另增添一番趣味。





                    張家古厝



                    • 地 址:249新北市八里區挖子尾
                      景點簡介



                    隱身在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內,有座最接近臺北的漁村聚落,這裡是當時清朝漢人移民開墾所留下的痕跡,在聚落中更有一棟已有百年歷史以上的張家古厝,值得您的尋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a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